財政部指出,由於出口及投資引申需求減少,今(101)年上半年累計進口年減率達5.8%,其中機械進口年增率已連續12個月負成長,導致資本設備年減15.6%,顯示國內投資不振,不利未來的出口表現。
財政部昨(9)日公布6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,資本設備進口負成長已經長達一年。不過,受到手機進口大增影響,上半年消費品進口金額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。
6月資本設備進口32.9億美元,較5月減少1.4%,年減率則達7.9%,其中機械進口連續一年衰減。累計上半年,機械進口108.2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減少29.8億美元,減幅21.6%。
財政部統計處表示,機械進口減少也導致上半年資本設備進口總值降至178.7億美元,進口值較上年同期減少33億美元,年減15.6%。
出口拉警報!財政部統計處昨天公布,六月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為二百四十三點六億美元,較五月衰退百分之六點六,比去年同期下滑百分之三點二,台灣已連續四個月出口年增率負成長。
財政部指出,今年上半年,台灣出口累計比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四點七,相較韓國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大陸、美國等主要國家,台灣是亞洲鄰近國家唯一出口負成長的國家。
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說,「看上半年進出口資料,我們還在谷底」。官員表示,上半年出口沒起色,勢必衝擊全年經濟成長。
林麗貞表示,原預期六月出口可望「由負轉正」,但歐債陰霾未除、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緩,大陸對台灣原物料需求相對減少,對傳統產業衝擊不小,「七月也不太可能正成長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台灣最主要的競爭對手,韓國雖從三月起連續三個月出口負成長;但六月韓國出口已恢復成長,比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一點三,出口金額達四百七十三點五億美元,幾乎是台灣六月出口值的二倍。
觀察世界主要國家,今年上半年出口年增率表現:韓國成長百分之零點七(一至六月)、日本成長百分之五點八(一至五月)、新加坡百分之四點一(一至五月)、大陸百分之八點七(一至五月)、美國百分之七(一至四月),只有台灣是負成長。
財政部統計,六月進口總值二百十七點九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八點四、比上月衰退百分之八點六;六月貿易出超為廿五點八億美元。
累計今年上半年出口總額為一千四百六十八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四點七;進口總額為一千三百五十六點一億美元,減少百分之五點八。
至於台灣上半年對主要國家的出口,官員表示,對美國減幅百分之十一、對中國大陸和香港減少百分之八點八、對歐洲減少百分之七點二、對日本減少百分之三點五;只有對東協六國增加百分之六點二,創歷年同期新高。
林麗貞說,台灣六月出口歐洲金額僅廿一點五億美元,創下民國九十八年十月以來新低,「台灣衰退問題比預期嚴重」;扣除二月春節效應,上半年每個月都是負成長,上半年的數字確實不好,只能寄望第三季、第四季廠商接單情況好轉。
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「保三」?林麗貞僅說,全球不確定因素持續存在,經貿情勢不宜過度樂觀。
【2012/07/10 聯合報】
對美出口減最大
我國上半年出口總額1,468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減少4.7%,五大外銷市場中僅對東協六國出口尚有6.2%的成長,其他都萎縮,並以對美衰退11%最大,其次是中國大陸與香港,年減8.8%。受此影響,台灣對陸港的出口依存度也跌破四成,降至38.7%,是8年來最低。(陳駿逸)
出口拉警報!財政部統計處昨天公布,六月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為二百四十三點六億美元,較五月衰退百分之六點六,比去年同期下滑百分之三點二,台灣已連續四個月出口年增率負成長。
財政部指出,今年上半年,台灣出口累計比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四點七,相較韓國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大陸、美國等主要國家,台灣是亞洲鄰近國家唯一出口負成長的國家。
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說,「看上半年進出口資料,我們還在谷底」。官員表示,上半年出口沒起色,勢必衝擊全年經濟成長。
林麗貞表示,原預期六月出口可望「由負轉正」,但歐債陰霾未除、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緩,大陸對台灣原物料需求相對減少,對傳統產業衝擊不小,「七月也不太可能正成長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台灣最主要的競爭對手,韓國雖從三月起連續三個月出口負成長;但六月韓國出口已恢復成長,比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一點三,出口金額達四百七十三點五億美元,幾乎是台灣六月出口值的二倍。
觀察世界主要國家,今年上半年出口年增率表現:韓國成長百分之零點七(一至六月)、日本成長百分之五點八(一至五月)、新加坡百分之四點一(一至五月)、大陸百分之八點七(一至五月)、美國百分之七(一至四月),只有台灣是負成長。
財政部統計,六月進口總值二百十七點九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八點四、比上月衰退百分之八點六;六月貿易出超為廿五點八億美元。
累計今年上半年出口總額為一千四百六十八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四點七;進口總額為一千三百五十六點一億美元,減少百分之五點八。
至於台灣上半年對主要國家的出口,官員表示,對美國減幅百分之十一、對中國大陸和香港減少百分之八點八、對歐洲減少百分之七點二、對日本減少百分之三點五;只有對東協六國增加百分之六點二,創歷年同期新高。
林麗貞說,台灣六月出口歐洲金額僅廿一點五億美元,創下民國九十八年十月以來新低,「台灣衰退問題比預期嚴重」;扣除二月春節效應,上半年每個月都是負成長,上半年的數字確實不好,只能寄望第三季、第四季廠商接單情況好轉。
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「保三」?林麗貞僅說,全球不確定因素持續存在,經貿情勢不宜過度樂觀。
【2012/07/10 聯合報】
一般預期6月可望慢慢進入旺季,但台灣上半年出口表現讓人憂心,楊家彥指出,出口衰退幅度雖見微幅趨緩,但他特別留意到進口減幅明顯擴大,尤其農工原料進口的衰退幅度,顯示國內廠商目前接不到訂單。
進口減幅擴大,顯示的就是生產出現停滯,「連生產都不需要」,因此不需要進口那麼多物資。楊家彥預期,接下來國內就業狀況,甚至國內消費都不會看好。
從地區別來看,目前只有東協地區的出口年增率維持成長,楊家彥說,這表示東協市場是一個新的機會。不過,北美和中國兩大市場是台灣廠商的出口重鎮,衰退較顯著是正常,但新增的東協市場成長沒有別人多,因此貿易表現不如鄰近國家,顯示台灣廠商布局也沒別人快和廣,「這是警訊」。
【2012/07/10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