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隆周刊特選/救歐元 僅貶值一條路
近來媒體不斷聚焦在歐債風暴,從希臘大選到歐盟領袖高峰會無一遺漏,但有個重要新聞卻被忽略了:歐洲航空巨擘空中巴士(Airbus)宣布在美國設立第1座組裝廠。
這是歐洲經濟危機四伏的實質證據。空巴要在國際市場維持競爭力只能離開「老家」,跟隨寶馬(BMW)和賓士等車廠的腳步,前進美國南部尋找歐洲南部缺乏的優勢--生產力旺盛、成本低廉的勞工,以及具有競爭力的貨幣。
歐洲現在需要的正是這些。解決赤字的藥方是成長,而刺激成長的捷徑是透過通貨再膨脹。
更便宜的歐元--貶至與美元平價--能使歐洲重拾競爭力、解決債務危機,並拯救該區貨幣。10年前這個方式曾經奏效,但目前歐元兌美元約在1.22美元價位,離平價還差得遠。經過兩年的減債和半調子政策,要拯救歐元或許只剩貶值這條路。
這個提議的代價可能很高,但愈來愈多人認為,歐元區解體的下場可能更糟。因此,歐盟領袖上月才在會議上達成某些共識,包括允許歐洲穩定機制(ESM)直接為岌岌可危的西班牙銀行業重建資本。
然而,歐洲央行(ECB)極力避免大開印鈔機、無上限收購西班牙與義大利等國公債,堅守維持物價穩定的政策目標。歐盟政府官員則要求財政困頓國家厲行減支和加稅措施,以及落實監管法規改革。
德國宣稱2003年起推動提振生產力的改革,過程很痛苦,但也讓他們蛻變成經濟強國。但他們忘提了當時歐元匯率極有競爭力。
現在歐洲也迫切需要ECB推出更有刺激效力的政策,壓低西、義等高負債國的長期利率,並讓歐元匯率跌到和美元接近平起平坐的水準。
投資研究機構BCA指出,ECB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引發德國的通膨竄升,但由於歐元區周邊國家的產能嚴重過剩,需求轉強將刺激經濟活動變得更活絡,不會造成薪資和物價的上漲壓力。同時,此舉也將導致歐元貶值,為周邊國家的出口商注入一劑強心針。
外交關係協會國際經濟學者馬拉貝(Sebastian Mallaby)指出,倘若ECB能印夠多鈔票,讓歐洲整體通膨達到2%的目標,失業率居高不下的落難國家通膨可望降到零,而勞工較有能力要求加薪的強國,通膨將升到3%至4%。換句話說,西、義等國將更有能力和其他歐洲強國競爭,也可逐漸弭平歐洲最核心的勞動成本鴻溝問題。
抑制高負債國的借貸成本也很重要。政府背負超越本身經濟體規模的發債成本,可能造成債務攀升速度超越名目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擴張速度。所以西班牙1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到7%,才令市場警鈴大作。
歐元下跌不會讓戴姆勒公司(Daimler)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的組裝廠受惠,但將有助於避免其他企業追隨空巴、撤離歐洲市場。此外,歐美和美元平價將能提振歐洲整體經濟,紓解壓迫全球市場和經濟的債務危機。
(編譯莊雅婷/取材自道瓊社)
【2012/07/15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