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昨(20)日發布6月外銷訂單金額為363.8億美元,年減2.62%,已連續4個月負成長;我主要接單5大地區全軍覆沒,美國接單負成長2.34%,是2009年10月以來首度出現負成長。經濟部認為,7月衰退幅度還會持續擴大,恐怕上演連5衰。
經濟部副統計長蔡美娜表示,全球經濟復甦期程比預期延後,拖累接單表現。展望未來,受到全球經濟成長走低,歐債疑慮未除,新興市場需求減弱,將抑制我未來接單動能。
蔡美娜說,去年7月接單金額高達375.9億美元,是歷年單月第4高,若換算成年增率,今年7月衰退幅度將持續擴大,預估不會超過5%,但7月接單恐怕不易擺脫「疲軟態勢」。
繼5月我對東協接單衰退,創金融海嘯後首度負成長,6月我自美國接單不僅由正轉負成長,也創金融海嘯後首度衰退,我5大主要訂單地區年增率6月全面出現負成長。外銷訂單8項主要貨品,6月也僅資訊及通信產品金額成長,其餘皆黑。
蔡美娜指出,過去2年中國大陸(含香港)訂單平均每月92億美元,6月為90.9億美元,負成長3.63%,低於水準。我自大陸接單自去年12月以來,扣除掉春節期間,一路負成長,顯示大陸經濟平緩。
6月我自美國接單由正轉負,金額為86.1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2.34%,以資訊及通訊產品減少1.1億美元為最多。蔡美娜說,訂單減少應是智慧型手機減少造成。
蔡美娜解釋,6月我自美國接單轉呈負成長,主要去年6月基期偏高,為歷年單月第1高,但美國經濟復甦受到歐債危機壓抑,未來必須密切觀察美國接單情勢。
歐洲接單縮幅有減小,6月接單金額為66.5億美元,年減0.39%,蔡美娜說,主因前陣子英特爾(Intel)處理器缺貨,訂單遞延到6月,資通訊產品增加2.3億美元。歐洲失業率居歷史新高,內需不振,加上歐元貶值超過一成,對歐洲未來接單不能樂觀。
6月東協6國接單金額為39.8億美元,負成長0.05%,連2月負成長。蔡美娜表示,歐債危機是否波及、拖累東協等新興國家內需,還須觀察1至2個月。日本接單也呈負成長,但衰退幅度有縮小之勢。
經濟部昨(20)日發布第2季外銷訂單金額為1,089.5億美元,經季節調整後較前季減少2.13%。經濟部副統計長蔡美娜表示,往年都是第2季接單較第1季好,但第2季季調後卻出現負成長,為10年來罕見。
第2季較去年同期比較,年減3.06%,蔡美娜說,這是金融海嘯後,2009年第4季外銷接單轉正後,首次出現季年增率負成長,顯示外銷訂單動能在第2季陷入「停頓」現象。
展望第3季接單,經濟部6月針對第3季接單預估調查,以家數計算的動向指數為47.35,以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為60.9,顯示第3季整體接單金額較第3季擴增。蔡美娜說,這也反映季節慣性,即第3季返校需求及中國大陸十一長假效益,今年仍有旺季。
今年上半年外銷訂單金額為2,127.5億美元,是歷年同期第3高,但呈年減0.91%。蔡美娜分析,上半年接單結構中,中國大陸和美國是主要接單來源,合計占比為49%;若觀察接單貨品,集中在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,合計占比達到48%。
台灣出口產業深陷陰霾,台灣經濟研究院第6所所長楊家彥昨(20)日表示,景氣最壞狀況恐怕還未過去,經濟部短期振興出口的龍騰計畫要能見效,得要搭配新台幣貶值。不過,長久之計,還是要多做出口市場分散。
楊家彥表示,歐債問題燎原,下一個顯見的未爆彈是西班牙,如果西班牙政府債信問題及銀行流動性問題未能有效解決,全球景氣恐怕再受打擊,屆時台灣出口恐怕不是一個「慘」字了得。
他認為,全球景氣不振,台灣經濟自然受到打擊,台灣受打擊幅度往往勝過周邊國家,顯然有「台灣因素」存在,即台灣出口市場多集中在少數國家,出口產品也侷限在電子資通訊產品。
他指出,目前經濟部推行中的龍騰計畫,雖能發揮局部出口搶單功效,但要能具體收效,還是得搭配央行搭配新台幣貶值。長久來看,台灣出口已不能僅靠大陸市場,還是得做好其他市場的扎根工作。
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也認為,台灣出口產業的「雙集中」問題,的確讓台灣經濟成為易受全球景氣打擊的敏感體質。他認為,歐債問題最糟糕狀況已經過去了,美國市場還有不少壞消息,但還是有些好消息,包括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,營照建照發放增加,說明美國市場也在好轉中。他表示,種種跡象顯示,世界經濟正從疲軟中復甦,以台灣敏感體質來看,只要世界有復甦,台灣經濟會更快爬起,苦日子在今年會過完,相信明年會更好。
【2012/07/21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