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人資金出走海外投資蔚為風尚,今年第2季國際收支下金融帳連續8季淨流出,累計流出規模高達513億美元,約外匯存底的八分之一;由於第3季為外資股利匯出旺季,金融帳流出情況恐愈演愈烈,恐重演金融海嘯前的連10季流出的歷史。
金融帳連續8季流出,代表內資、外資對台股等國內金融商品興趣缺缺、齊步出走,國內投資乏人問津,無法成功留住資金,不利台灣金融業發展。
中央銀行昨(20)日公布,第2季經常帳順差100億美元,其中金融帳淨流出69.9億美元,國際收支順差31.1億美元;今年上半年經常帳順差209.6億美元,金融帳淨流出104.6億美元,國際收支順差82.1億美元。
央行指出,金融帳下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,第2季分別淨流出19.7億美元及135.3億美元;其中證券投資創去年第4季以來、近3季最大流出規模;另外,因銀行收回國外短期放款及聯行放款,其他投資淨流入80.9億美元。
保險公司大買海外債券,加上民眾加碼海外基金,使得第2 季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流出74.2億美元;歐債危機歹戲拖棚、外資減持台股,上季證券投資淨流出61.1億美元。
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林淑華說,資金流進流出,很難用金融帳做為投資環境的指標,但金融帳連續流出,確實顯示新台幣投資工具較為有限,至於直接投資流出,則是受到廠商積極赴大陸投資設廠的影響。
2005年第3季至2007年第4季、國際金融海嘯前,國人大舉加碼海外投資,金融帳創下連10季淨流出紀錄;銀行主管認為,資金一面倒往外跑,使得金融帳流出情況惡化,特別是第3季還有外資股利匯出潮,金融帳流出規模恐進一步擴大。
在經常帳方面,因去年基期較高,加上大陸經濟轉型、歐美景氣疲軟,今年第2季出口較去年同季減少5.5%;進口則因出口引申需求及資本設備進口減少,較去 年同季減少5.8%,出口減額大於進口減額,商品貿易順差減為56.2億美元,較去年同季減少1.4億美元,為去年第2季以來的5季新低。
此外,三角貿易淨收入與旅行收入增加,使服務收入創下歷年單季次高,林淑華表示,本季陸客來台人數成長63.63%,挹注旅行收入增至29億美元,進而推升服務收入創下歷年單季次高水準。
【2012/08/21 經濟日報】
我對美國與東協六國接單在7月中止衰退,引起經濟部高度重視。官員分析說,美國近期推出「再工業化」,推升對我機械產品需求;東協六國則連續兩年取代日本,成為我第4大接單地。
美國政府近期推出「委外工作轉回美國」方案,盼海外美商回流開啟「再工業化」之路。經濟部昨(20)日指出,7月對美接單由前月負成長轉正,除了反映美國經濟好轉、提升對我電子產品需求外,也與美國再工業化,拉動對我機械產品需求有關。
官員舉例,根據財政部海關統計,今年前七月,我工具機輸往美國金額為新台幣90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96.6%,顯示再工業化商機浮現。另一值得注意的出口態勢是,今年前七月,東協六國延續去年態勢,取代日本成為我第4大訂單來源地。
官員說,去年東協6國占我外銷訂單構成比是10.2%,日本則是9.8%。今年前七月,此態勢更加穩固,東協六國占我訂單構成比是10.9%,日本則是 9.4%。其中,7月我對東協接單高達40.8億美元,創單月次高,也中止連2個月下滑紀錄。經建會早前分析指出,東協國家因欠缺輕油裂解廠,對我油品等 石化產品需求旺盛,此外,東協國家除了新加坡外,其他成員經濟成長速度快,也支撐對我中間財輸出需求。
閱報祕書/再工業化
面臨經濟衰退,美國內部開始倡議,推動製造業回流的呼籲,即所謂「再工業化」。簡單說,就是把過去委外的工作「找回來自己做」。
以美國而言,最大的優勢在於能源相對其他國家便宜,對美國企業投資提供很大的誘因。這股新投資熱潮,樂觀預估的話,可望在2020年前為美國創造360萬個工作,使國內生產毛額(GDP)成長3個百分點。
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,也引起飽受債務問題困擾的歐洲國家重視,國際間是否將形成一股「鮭魚返鄉」熱,頗值得關注。 (陳駿逸)
【2012/08/21 經濟日報】
經濟部昨(20)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數據,金額為359.4億美元,年減4.4%,連續5個月接單呈現衰退。但我對美國、東協接單情況,7月開始轉正,加上大陸十一長假拉貨效應展開,經濟部認為:「接單最壞情況已在7月落底。」
展望8月,經濟部副統計長蔡美娜表示,去年8月基期高,今年8月接單不容易轉為正成長,預期將出現「連六衰」。不過,以金額計算的8月動向指數是53.4,顯示8月接單將成長,「8月接單再壞,不會壞過7月,7月已是接單谷底」。
經濟部最新資料顯示,接單持續衰退的主因,是第1大接單地大陸的訂單僅91.2億美元,年減5.5%,是連續5個月衰退,也是連續2個月跌破92億美元的兩年平均線,顯示對大陸接單仍不容樂觀。
至於第3大接單地歐洲,目前仍深陷歐債風暴,且歐債風暴頗有吹向德、法等核心國家趨勢,讓上月對歐洲接單金額僅達62億美元、年減4.7%。其中,又以資通訊產品接單受創最深,較去年同期減少1.3億美元。
壞消息中也有好跡象浮現,相較於6月,我5大接單地區演出全盤皆墨,但分析7月接單地區結構,來自美國與東協六國接單已迅速由負轉正,其中,對美接單是88.3億美元、年增1.4%,對東協六國接單是40.8億美元、年增2.6%,「五大皆空」警報暫時解除。
蔡美娜表示,歐債風暴令全球主要經濟體成長同步減速,影響所及,今年我第3季外銷接單將是「旺季不旺」。不過,至少對美與東協接單沒繼續壞下去,隨著返校季節與大陸十一長假來臨,我部分廠商仍可有些利多。
【2012/08/21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