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美國聯準會(FED)在最近期的會議記錄中表示,除非經濟持續有起色,否則有必要很快祭出新一波刺激措施。市場解讀FED很快就會推出眾所盼望的QE3了。但,QE3真的是全球經濟救世主、真的那麼值得期待嗎?

     2008年金融海嘯後,貨幣學教材多了一個全球耳熟能詳的字眼:QE,即所謂的量化寬鬆。在景氣低迷時,最傳統的貨幣政策是釋出貨幣、調降利率;利率走低就可帶動投資與消費、購屋,把經濟拉回去。但面對這波海嘯,利率已低無可低,金融體系卻因「去槓桿化」過程而緊縮,銀行體系無心亦無能放貸;這時就是量化寬鬆上場的時候了。央行釋出大筆資金,到市場買各種債券,把資金強灌到金融體系中。白話文的解釋是政府大印鈔票,期望透過滿滿的資金,硬把金融市場與經濟「充氣打上去」。

     美國已搞過兩次量化寬鬆,金額超過一兆美元;為因應歐債危機,歐洲央行實際上也偷偷在搞另外一種量化寬鬆。量化寬鬆縱然可以避免金融體系市場流動性不足、甚至枯竭的危機,卻絕對不是醫治經濟基本面衰頹的良藥。

     更何況其後遺症不少,存在著貨幣貶值與助長通膨的風險,也可能引發各國貨幣大戰。QE2時,美元走貶,新興國家飽受熱錢流入、貨幣升值之苦,甚至差點引發貨幣大戰。此所以市場猜測與期待QE3經年,FED卻不敢輕易祭出。QE3果真來了,別高興,那些人、那些國家是受害還是受益,還有得瞧!

  • 2012-08-27 01:19
  •  
  • 旺報
  •  
  • 【本報訊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iijin888 的頭像
    biijin888

    Biijin888

    biiji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