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儘管亞洲開發銀行對緬甸經濟的長期預測令人感到鼓舞,但其經濟成長仍然脆弱。
■These new long-term growth forecasts are very encouraging but we need to remember that Myanmar's economic gains remain fragile.
亞洲開發銀行(ADB)最近發表報告,只要緬甸勵行改革,在2030年前其經濟每年成長幅度可望高達8%,人均所得會成長逾3倍至3,000美元。總統登盛(Thein Sein)為了加快改革,在8月宣布其去年上任以來首次內閣大改組,任命改革派擔任重要職務。
亞銀與其他重要國際組織,把緬甸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值,調高0.5到1個百分點至6%。儘管數字顯示樂觀,但國際間對登盛試圖讓緬甸未來3年人均所得成長率增長逾3倍的承諾感到懷疑。
亞銀報告認為緬甸可望成為「亞洲下一輪崛起的明星國家之一」,但前提是能成功運用其豐沛的條件,像天然資源、年青勞動力和具戰略性的地理位置。
包袱沉重 前景如履薄冰
但緬甸在發展上仍要面臨多重限制與風險,像經濟發展上的不公平、疲弱的宏觀經濟管理架構缺乏市場機制、財政資源不足、內部資金流動沒效率和缺乏基礎建設,讓產業多元化受限。
亞銀負責東亞事務副總裁葛洛夫(Stephen Groff)點出外界對緬甸發展前景的懷疑,認為緬甸改革必須持續,若不穩定因素等問題未解,就有可能損害其發展。
他與翁山蘇姬會面後表示,緬甸的反對派領袖對包括亞銀等重要國際組織,會繼續援助緬甸持「謹慎樂觀」態度,但也同時憂慮亞銀等會豁免緬甸過去欠下的外債。他引述,翁山蘇姬認為政府應該要為過去欠下的貸款負責,也同時希望國際繼續援助緬甸和西方完全撤銷對該國的制裁。
緬甸軍政府在80年代末停止償還外債後,亞銀與世界銀行等也停止借錢給緬甸。隨著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政府,在今年暫停或解除制裁後,亞銀與世銀8月在緬甸首都內比都開設辦事處。亞銀報告也暗示其有意金援緬甸,但緬甸過去欠債不還的記錄仍是外界疑慮。
日本已豁免緬甸37億美元債務,並提供過渡性融資,協助其償還亞銀與世銀共9億美元欠款。若這計畫順利進行,兩銀就能按規章再借錢給緬甸,償還日本這筆過渡性融資,並再金援緬甸。
英國政治風險顧問公司Maplecroft資深分析師辛洛(Giulia Zino)認為,雖然亞銀報告對緬甸有鼓勵作用,但他說:「我們必須要記得,緬甸的經濟成長仍然脆弱。」尤其外國投資與進口大幅增加,讓其經濟面臨通膨威脅。政府要限制投資獎勵以避免泡沫。
大刀闊斧 革新拚經濟
為掃除外界對緬甸經濟成長上種種疑慮,登盛8月底宣布重新改組其有29名成員的內閣,包括換上9名新部長,其中4人被認為具改革思想,另外又任命一批副部長,被外界視為政府要對更多改革做準備。
在宣布內閣大改組的前一周,政府宣布廢除媒體管制的制度。而這一次內閣改組,除了人事任命,也作出一些制度革新,像把原先的鐵路部與運輸部合併,又成立文化部。
登盛的顧問團成員吳丹敏(Thant Myint-U)說:「這是大家引頸盼望的內閣改組,這將繼續鞏固總統的改革進程。」緬甸國內對內閣改組幾乎一面倒持正面看法,評論家認為這能讓對的人去做對的事。
- 2012-09-16 01:11
- 工商時報
- 【鍾志恒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