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西班牙經濟長期衰退、失業率飆高,連帶促使交換勞務的時間銀行興起,但這可能為西班牙經濟體質帶來深遠的影響。
■Some economists worry that the rise of such informal systems of economic exchange is pushing more of Spain's economy underground-out of the view of regulators and tax collectors, and effectively sending the country back in time developmentally.
22歲的希薇亞雖是西班牙數百萬個失業青年之一,但她平日卻沒有賦閒在家。透過一家最挺失業者的銀行,希薇亞儘管沒有頭路,仍然可以去工作掙取收入。
這最挺失業者的銀行並不是真正的銀行,而是一家時間銀行,亦即一套將成員組織起來,記錄參與者勞務貢獻時間,流通彼此需求的機制。它讓人們可以用一己之力,交換到其他人的勞動服務。
以希薇亞為例,她搭乘其他時間銀行成員的便車,穿梭附近城鎮提供老人看護、兒童派對活動籌辦等勞務,有次她甚至還扛運重物,幫忙另一位成員搬家。
為社會提供穩定力量
希薇亞說,交換勞務不但可以讓她減少金錢開銷,最重要的是,還能讓她感覺自己是「在困難時刻仍有積極作為的社會一份子」。
根據西班牙「Living Without Work(Vivir Sin Empleo)」網站統計,這類時間銀行過去兩年來幾乎翻倍增加,現在總共已有將近300家。有些時間銀行是由鄰里社區組織負責運作,有些則是地方政府直接經營。
部分經濟學家擔心,這種非正式經濟交換體系的興起,會將西班牙經濟更加推向檯面下──離開政府當局與稅務單位的視野,讓該國發展向後倒退。
巴塞隆納龐貝法布拉大學(Pompeu Fabra)經濟學教授Jose Garcia Montalvo便說:「這不但是一個歐元國家的倒退,也是一個已發展國家的倒退。」
他指出,這種時間銀行或社會性貨幣的流通,讓人們減少了金錢借貸需求,但後者正是現代社會發展工商百業及各種衍生商品或服務的起點。
但也有人主張,時間銀行與勞務交換為經濟長期衰退、失業嚴重惡化的西班牙社會,提供了一股穩定的力量。這項機制在某種意義上填補了西班牙政府厲行緊縮下,社會福利安全網所出現的大小破洞。
隨西班牙經濟已連續5年載浮載沉,青年失業率更飆破50%,越來越多西班牙年輕人窮則變,選擇加入這類時間銀行,以彌補金錢收入的不足。
奧維耶多大學(Oviedo)社會學者Rodolfo Gutierrez指出,這次危機對於現年2、30歲的年輕一輩,打擊特別沉重。因為這一代人正好生於佛朗哥獨裁政權結束之後,在成長過程中享受到西班牙經濟成長、社會福利與高等教育普及化,以及勞工權益提升的美好成就。但如今他們一踏入社會,所面對的卻是經濟江河日下、百業凋敝的殘酷考驗。
挫折的一代新生存方式
最近才製作一系列網路動畫影集探討這項議題的西班牙電影導演Jose Ortuno說:「他們不是失落的一代,而是挫折的一代。」
希薇亞確實年僅22歲就體驗到了許多她父母一輩不曾有過的挫折。儘管學有專精,她卻找不到可以致用的工作。她的大學同學若非離鄉背井到國外謀職,就只能在西班牙領取非常微薄的薪水。不過,希薇亞仍在時間銀行中看到了希望,她說:「我們不能繼續再消耗不屬於自己的資源了,我們必須學習更簡單地生活。」
- 2012-09-16 01:10
- 工商時報
- 【林佳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