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版位

發生屠殺案的康州新鎮,是個典型的新英格蘭小城,就像詩人羅伯特.佛洛斯特在詩裡常描述的新英格蘭景色。它也許不如佛蒙特、新罕布什爾和麻州的一些小鎮那樣有味道,但也具有佛洛斯特在〈雪夜林畔〉裡所形容的「迷人的樹林,陰鬱而濃密」的特色。

     然而,這個比美國歷史還久的小鎮,卻含蘊了現代美國最令人頭疼的兩件事,一件是槍枝泛濫,另一件是精神病患問題。這兩件事都不是容易解決的,甚至可以說是無從解決的大難題。歐巴馬周日晚上在新鎮發表令全美動容和啜泣的廿分鐘演說,終於覺悟到他所領導的政府必須採取行動阻止「大量殺害」的暴行了,但他並未具體道出什麼行動。過去四年,飽受極右茶黨和共和黨右翼圍剿的歐巴馬,根本不敢在管制槍枝的立法上和行動上,挑戰擁槍自由的團體,特別是臭名昭彰的「全國步槍協會」(NRA)。因歐巴馬既要振興經濟,又要推動全民健保,已沒有足夠的政治本錢來對抗擁槍自由團體。「全國步槍協會」號稱擁有四百卅萬會員,是國會山莊兩個最具影響力的遊說組織之一,另一個就是以色列遊說團。

     「全國步槍協會」和千千萬萬擁槍者及愛槍者把擁槍自由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,他們的基本論點是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明言人人有擁槍自由,他們把這項修正案奉為金科玉律,誰都不能動它。「全國步槍協會」每逢聯邦和地方選舉,即丟出數千萬美元的政治獻金,幾乎每一個政客都被它牽著鼻子走,遑論攖其鋒,歐巴馬就是一個例子。

     新鎮屠殺後,一批政客和媒體跳出來呼籲要開始嚴格一點管制槍枝,特別是要釐清殺傷力極強的衝鋒槍和卡賓槍等所謂「攻擊性步槍」,新鎮殺手就是使用力道強、火力旺(一秒可射六發子彈)的卡賓槍。但只要細看政客所提出來的管制法,仍令人懷疑這些「管制」會有多大效果,如查核購槍者背景(有無精神病和犯罪前科)、等待期一個月、要有兩個保證人、一個月只能買一枝槍和限定子彈購買數量等。「全國步槍協會」最愛喊的口號是:槍越多,凶殺案就越少。新鎮屠殺過後,有些擁槍遊說客說,以後學校老師每個人都應帶槍到學校,壞蛋就不敢到校園逞凶。

     從西部拓荒時代開始,從白人不斷屠戮印地安人(紅人)開始,擁槍、玩槍和開槍就變成美國文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,他們認為擁槍和玩槍是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。這種文化、這種觀念持續兩百多年,其後果即是每年至少有三萬多人死於槍口,現至少有三億枝各式各樣的槍枝在民間。林木茂密的康州新鎮及其附近,竟有四百家槍店和許多合法與非法靶場,屠殺案凶手亞當.藍薩的母親,平時無所事事,靠豐厚的贍養費過日子,收藏了六把槍,結果竟死於自己的槍下。不少人以為只有程度不高的南方白人愛玩槍,沒想到水準較高的新英格蘭小鎮也是「槍手林立」之地!擁槍自由團體日前喊出的另一個口號是,不必管制槍,應好好處理一下精神病患問題。他們說,槍不會殺人,是人殺人。凶手亞當有心智障礙,今年七月科羅拉多丹佛大學生在電影院殺人,凶手也有精神病症。如何防止精神病患變成殺人犯,家庭、學校、社會與政府必須通力合作,想出辦法。

     歐巴馬在追悼會演講的尾聲,為二十名死難的幼童點名,會場泣聲不斷,上帝要他們提早上天堂。佛洛斯特在〈雪夜林畔〉中說,他有約在先,「在安睡之前,必須趕好幾哩路」。二十名幼童的人生尚未起步,卻已永遠安眠了!

  • 2012-12-19 01:06
  •  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 
  • 【林博文】

biiji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7576053-2964116  

華爾街日報報導,美國對乙醇的進口需求再次攀升,正撼動全球1.6兆美元的糖市場。商品投資人預測,美國對糖製乙醇的需求增加,將導致糖供應量減少,刺激糖價攀高。

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,今年來至10月為止,從巴西進口的乙醇(多數由甘蔗提煉而來)較去年同期成長將近9倍。自1月美國解除30年來的進口關稅後,美國對外國生產的乙醇需求激增。



商品投資人、分析師和乙醇生產商說,美國開放乙醇市場,以及市場對美國與巴西糖製乙醇的需求上揚,可能終結糖價近期的跌勢。糖價最近才跌到28個月低點。糖期貨價今年來一共下跌17%,因為多數交易員預期明年巴西的糖會大豐收。分析師和投資人預期,乙醇進口再次攀升的情況可能維持下去。美國乙醇產量下滑,聯邦政府的管制要求天然氣製造商使用更多某一類的再生燃料,當中包括糖生產的乙醇、但不含玉米生產的乙醇。

如果愈多甘蔗被用來生產乙醇,就會有愈少甘蔗作成粗糖,糖價可能攀高。

糖期貨17日跳漲2.1%至每磅19.41美分,是逾1周來最高,主因是巴西甘蔗生長的情況不佳,明年收成讓人擔心。

無論巴西甘蔗收成情況如何,美國對再生能源需求增加,都將讓糖後市變得更複雜。處於空前高點的玉米價格,今年來大幅侵蝕美國乙醇製造商的獲利,也提高業者進口巴西糖的誘因,成為交易商押注糖價飆高的原因之一。

另一個讓交易商看好糖價的原因,是巴西本身對乙醇的需求。巴西明年起混入汽油的乙醇將從目前的20%提高到25%,這將帶動巴西對甘蔗製乙醇的需求,進一步抑制糖的供應。

biiji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消息來源透露,日本銀行(央行)本周將加碼寬鬆貨幣,並考慮在1月前提高通膨目標至2%,以回應準首相安倍晉三要求央行要更努力擊退通縮的壓力。

安倍18日與日銀總裁白川方明罕見的一對一對談時,請求日銀考慮配合政府政策,將現為1%的通膨目標提高到2%。白川則說,並未和安倍討論貨幣政策,拜訪的目的只是致意。

道瓊社引述消息來源報導,日銀在經濟展望面臨風險之際,20日將再寬鬆貨幣政策。路透訪調的經濟學家預期,日銀可能把現為91兆日圓(1兆美元)的資金收購的放款計畫規模,再提高多達10兆日圓。

此外,安倍26日組閣時,料將延攬前首相麻生太郎出任財相,後者將準備更積極寬鬆財政政策並增加公共支出,這也代表日銀1月開會時,將再度面臨回應政府政策的壓力。

消息來源說,日銀官員私下已考慮明年採行眾多選項,包括提高通膨目標和更積極收購公債,希望藉此抵抗安倍修改日銀法源,捍衛其獨立性。日銀已設定1%的通膨目標,但也表明這只是目前的通膨目標,因此日銀可能在達成1%的通膨目標後表態,把長期政策通膨目標定於2%。

消息來源說,日銀可能和政府發表聯合聲明,矢言採行措施,達2%的長期通膨目標。

【2012/12/19 經濟日報】

新 聞 提 要
   
新 聞 提 要


biiji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十九世紀末,美國學者羅斯(Edward A.Ross)最先提出「社會控制」的概念。他指出,統治者或統治團體,都會極盡手段,用壓制、恐嚇、宣傳等各種方法來維護對他有利的秩序,並排除別人對這種秩序的挑戰。人類社會的進步指標之一,就是社會控制的粗暴野蠻與否。幾乎每個社會都有過以殺戮、逮捕、入獄為社會控制的階段。

     但到了近代,由於社會的變化,媒體的發達,社會控制已開始往媒體控制的方向轉移。前幾年,美國最後一個世界性的大師杭士基(Noam Chomsky)就寫了厚厚一大本《製造同意》,該書的重點就是說人們對一個秩序的同意,基本上是透過媒體控制而加工製造出來的,不同意的聲音則透過媒體控制使其消音。社會控制及媒體控制早已成了近代統治學最核心的成份。我可以在此舉兩個大家都知道的例證:

     第一個是去年美國的「占領華爾街運動」,這個運動主要是靠網路串聯,主流媒體很少報導,但到了全球一百多個城市響應,在全球「行動日」當天,義大利發生警民對打的衝突,於是毫無例外的,所有主流電視報紙全都對義大利事件大登特登。透過這種選擇性報導,在公眾的印象裡,「占領華爾街運動」儼然成了暴力運動。主流媒體並沒有製造假新聞,而是透過選擇性的強調,巧妙的將運動汙名化,由此可見媒體控制的厲害。

     再以台灣自己的經驗為例,台灣解嚴之初,大大小小的群眾事件極多,如果我們不是太健忘,當記得那時的主流媒體對每件訴求並不感興趣,但對每次大型事件,卻在群眾留下滿地垃圾,妨礙交通及製造許多噪音上大幅報導。這也是一種巧妙的選擇性報導,透過這種選擇,它已不明言的影射群眾是一群髒亂沒水準的人,藉著這種影射,其實已在暗示這群人怎麼可能提得出什麼好主張?群眾勞師動眾的熱情,就被這種選擇性的報導,四兩撥千斤的手法貶成一文不值,群眾的正當性因此而被徹底剝奪。這已顯露出,台灣別的本領可能沒有,但在媒體控制上,一點也沒有落在人後。

     而就是在最近,如果我們夠敏感,當可發現到此刻的台灣,已透過複雜的媒體控制機制,在為「鞏固領導中心」展開新的造勢。人們當知道,國民黨不久前的「四中全會」乃是個大鳴大放的會議,包括吳伯雄、連勝文都開始嗆聲。但人們也知道,一個時刻愈是大鳴大放,權力者也就愈恐懼,愈需要提前表態要連任黨主席。

     於是,國民黨最近遂出現很詭譎的氣氛,任何國民黨次級領袖只要有意見和中央不同,一定會被說成是對黨主席這個職位有野心,媒體也會對此大幅炒作;而主流媒體的記者也會對當事人緊盯不放,要他們在是否會參選黨主席的問題上表態。這也就是說,當今的媒體已在國民黨內創造出了氣氛,使得像郝龍斌、朱立倫、胡志強等次級領袖,在媒體的緊迫盯人下,不得不趕快表態他們是挺馬的。這也就是說,無論是刻意的控制或非敵意,今天的國民黨高層已出現一種不挺馬就是有野心,就是有罪的氣氛。這種氣氛已成了國民黨高層的集體恐懼,馬也就因為這種集體恐懼,在黨內更加毫無敵手。現在國民黨已開始放話要鞏固領導中心,必須全黨都支持馬。控制了媒體,就可以製造出有利於統治者的氣氛,台灣的媒體控制機制,真是青出於藍,舉世第一!

     今天的國民黨已到了一個轉捩點,那就是它如果能改革轉型,就應加速黨內民主化,以能力來從事領導,並放棄以前一人獨攬大權的專制領導。但由現在的實際情況卻可看出,它離這種理想已愈行愈遠,鞏固領導中心這種舊戲碼已告再現。追究起來,這實在是媒體控制必然會出現的結果。

     (作者為文化評論者)


biiji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